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周亮9月3日表示,要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統計監測和考核評價體系。研究建立綠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為金融機構全面衡量碳足跡、加強氣候和環境風險管理提供指導。
周亮在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業保險業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綠色金融。
他表示,要健全規則標準、創新產品服務、強化風險管理、完善日常監管、推進國際合作。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綠色制造、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等領域的金融支持。進一步發展排污權、碳排放權等抵質押融資業務。將綠色轉型進展納入日常監管評價。完善綠色金融監管指標體系,加強對實施情況和相關風險的監測分析,確保銀行保險機構安全穩健運行。
當前我國綠色信貸規??焖僭鲩L,綠色金融服務體系不斷豐富。今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33%;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產業余額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綠色信托資產余額2916億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已覆蓋20余個高環境風險行業,有力促進企業降低環境污染風險。
周亮在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的致辭
(2023年9月3日)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2023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我謹代表金融監管總局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熱烈祝賀。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舉世矚目。
金融監管總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強化監管引領,著力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可持續發展不斷注入“綠色能量”。
一是構建綠色金融制度體系四梁八柱。中國綠色金融發展的一大特色,是以監管引領為先導,建立自上而下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推動金融機構和市場高標準發展綠色金融。近年來,監管部門在綠色信貸指引基礎上更新發布了綠色金融指引,完善綠色融資和綠色保險業務統計,健全主要銀行綠色信貸工作定期評價,推動氣候投融資工作,支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展。
二是綠色信貸規??焖僭鲩L。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33%,規模居世界首位,資產質量整體良好。據測算,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支持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支持節約標準煤超過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超過10億噸。
三是綠色金融服務體系不斷豐富。銀行保險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將信貸業務向排污權、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等業務延伸。綠色保險、綠色信托、綠色金融租賃不斷發展。2023年6月末,綠色保險半年保費收入1159億元;保險資金投向綠色發展相關產業余額1.67萬億元,同比增長36%;綠色信托資產余額2916億元,金融租賃公司綠色融資余額8500億元。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已覆蓋20余個高環境風險行業,有力促進企業降低環境污染風險。
四是推動產業低碳綠色轉型。指導銀行保險機構大力支持傳統行業降耗減碳和節能改造,推進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綠色建筑等領域發展。持續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節能裝備、節能技術等綠色產業發展壯大。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節能環保產業貸款余額3萬億元,同比增長53%;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5萬億元,同比增長34%;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貸款余額3萬億元,同比增長84%。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業保險業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發展綠色金融,處理好發展與減排、整體與局部、當前與長遠的關系,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一是健全規則標準。逐步完善綠色低碳發展和綠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與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控相匹配的金融政策安排。進一步完善綠色金融統計監測和考核評價體系。研究建立綠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為金融機構全面衡量碳足跡、加強氣候和環境風險管理提供指導。
二是創新產品服務。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綠色制造、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等領域的金融支持,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探索并購融資、氣候債券、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等創新產品。進一步發展排污權、碳排放權等抵質押融資業務。穩妥開展碳金融業務,提高碳定價的有效性和市場流動性。豐富綠色保險產品,探索差別化保險費率機制,提升對綠色經濟活動的風險保障能力。
三是強化風險管理。嚴把項目融資的碳排放關,完善客戶授信管理,將碳表現、碳定價納入授信管理流程。協同推進綠色轉型和數字化轉型,運用金融科技提升對氣候和環境風險的管理能力。探索開展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評估高碳行業資產的風險敞口,針對性做好應對預案。
四是完善日常監管。落實綠色金融監管政策,優化業務流程。將綠色轉型進展納入日常監管評價。完善綠色金融監管指標體系,加強對實施情況和相關風險的監測分析,確保銀行保險機構安全穩健運行。
五是推進國際合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框架下,加強綠色金融的國際交流合作,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揮積極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將“一帶一路”作為實現綠色發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碳達峰碳中和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機制。
各位嘉賓、各位同事!
北京市綠色金融發展處于全國前列,政策體系較為完善,產業基礎扎實,專業力量雄厚,集聚效應明顯。我們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和北京綠色交易所建設,助力首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最后,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