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賓同事大家上午好!
氣候變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危機。根據IPCC第六次通報,當前的人類溫室氣體排放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升高1.1攝氏度。剛剛過去的兩個月,我們再次經歷了突破極值的高溫和洪澇。氣候異常給人民的生命、生產、生活帶來了危機,合作應對氣候危機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道德制高點。
本次論壇是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碳達峰碳中和專委會共同舉辦的首屆應對氣候變化的學術論壇.各方齊聚浙江衢州,來探討這一時代問題。聚焦轉型創新,非常有意義!
《巴黎協定》確定了各方2020年后強化氣候行動與合作的制度,彰顯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事。目前,已有約150個國家、153個地區、254個城市和959個企業承諾要實現碳中和,占到了全球 GDP 的92%,人口的80%,溫室氣體排放的88%。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球產業投資、能源供需、資金流動、國際貿易、科學研發的新賽道,觸發了全球新一輪產業、能源和科技革命,深遠地影響了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未來。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走上了全面綠色轉型軌道,努力實現雙碳的目標,取得明顯的成效。綠色低碳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目標。2022年,全球光伏企業前20強榜單中,中國占據了17席,前10位都是中國企業;在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20強榜單中,中國占了一半。其中,動力電池前十大出口商中,中國占了6家。國際統計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清潔能源這個產業制造能力的百分比中,電動汽車占70%,光伏電池占比高達96%,海上和陸上風力發電分別占比70%、50%左右,熱泵、電解槽分別占比30%和41%。
中國綠色低碳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幫助全球降低了低碳、零碳轉型的成本,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用得上、用得起清潔可再生能源。在習主席的親自參與和推動下,中國對《巴黎協定》達成、生效和實施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是多邊進程重要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2021年以來,中美雙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達成《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和《強化氣候行動聯合宣言》。中美雙方領導人多次進行高層對話,達成兩份聯合公報,金磚國家、基礎四國、立場相近國家都發表了聯合聲明,為21世紀20年代強化聯合國氣候公約和《巴黎協定》的實施,提升全球氣候行動與合作的雄心貢獻解決方案。中國還持續地策劃應對氣候變化大綱,與38個國家簽署了43份合作文件,開展40個檢討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項目,累計在華舉辦45期培訓班,為120多個國家培訓約2000名氣候變化的官員和技術人員。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當前距離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已不滿7年,而我國的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仍在深入推動,能源消費總量仍處于上升通道,如何有效的控制碳排放,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到碳達峰,顯得格外重要。這項事業的推動需要全社會各方形成合力,需要幾代人特別是青年的投入和參與。本次論壇專門安排了關注“雙碳”青年理論研究、產業實踐、人才成長分論壇,很有新意!應對氣候變化任重道遠,國際環境越復雜,我們要積極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中國貢獻。
2023年被稱為《巴黎協定》和全球盤點元年,我們要以落實行動合作為主題,引導全球盤點全面平衡,總結《巴黎協定》實施的進程,促進合作交流、轉型、創新的最佳實踐,既正視當前減排,適應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的差距,又提出加強實施,促進合作,確保行動和支持相匹配的解決方案,取得積極成果。加速全球低碳轉型,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我們要更大力度地推進和深化國際合作,為合作營造積極的政治氛圍和經貿環境,幫助發展中國家和弱勢群體實現公正轉型。
本次論壇緊扣當前應對氣候變化前沿、熱點問題,我相信大家通過兩天的會議,一定能夠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并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建言獻策,取得豐碩成果。我也衷心希望氣候戰略中心與雙碳專委會能夠組織和帶動相關地研究力量,提出戰略性、針對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開創應對氣候變化研究新局面,推動應對氣候變化事業邁上新臺階。
最后,預祝會議取得圓滿的成功,謝謝大家!